

贫困地区如何破解资金要素缺乏之困,走出一条“富民强区,绿色崛起”的扶贫之路,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的指示精神,无疑为扶贫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意见,省金融办于7月出台了《关于支持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实施意见》,从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企业上市、信贷投入、担保业务、信用体系、生态环境七个方面入手,力求让“金融活起来、产业兴起来、群众富起来、阜平强起来”,实现了金融与产业、服务与需求、资金与农户的精准对接,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金融扶贫之路。
金融活起来 产业兴起来
11月25日,阜平阜彩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成为阜平县第一个踏入资本市场的企业。该公司目前种植规模达300多亩,西兰花、秋葵、荷兰豆、娃娃菜等品种达到绿色蔬菜标准,在北京市场供不应求。靠种菜走上致富路的公司董事长马志国告诉记者:“现在我的蔬菜可以入保险,没了后顾之忧。而且用保单还可以在银行质押贷款,我打算明年从农信社贷120万元,再发展2000亩育苗棚。”
目前,阜平县正紧锣密鼓地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确定了包括通过资本市场孵化龙头企业等十二项重点项目,其中,金融服务中心已正式挂牌。11月8日,农业保险全覆盖第一单在王林口镇马驹石村诞生,农民刘克龙的11600只肉鸡入了养殖业保险,这意味着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工作走出实质性一步。另外,围绕“两种两养”,该县正培育福泉牧业、腾达肉牛、恒泰养殖等4家龙头企业,壮大产业主体。
“我们村有13个肉鸡养殖大棚,这次一共有四户签了保单。去年这个时候,我养的13000只鸡因为疫苗没做好,死了5000多只,如果当时投了保,能得到6万元赔偿,起码本钱赔不了。今天给鸡投了保,我的心踏实了,以后再遇到疫情或灾害都不怕了。”在养殖棚前,刘克龙边走边说,“本来我一直想再多养点鸡,但已经拿不出钱了,现在保单可以抵押贷款,我打算明年开春再投资一个肉鸡大棚,多挣点钱。”
11月19日下午,在省金融办的积极协调下,“淘宝特色中国阜平馆”正式上线运营,这是我国北方第一家农村淘宝县级馆,河北省第一家特色中国馆,阜平农民的大枣、核桃有了网络营销的通道。11月20日,保定银行阜平支行开业,这是阜平近年来进入的第一家银行机构。此外,在阜平设立村镇银行,引进或设立更多金融、担保机构的洽谈也在进行中。
对症下药破解瓶颈
地处保定市西部的阜平县有人口22.8万人,是“燕山-太行山”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县贫困范围广,发展基础弱,产业基础差。由于成本高、效益差、风险大,一些大银行已经把机构撤出,阜平长期以来只有农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农发行四家金融机构。去年阜平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只有30%多,意味着更多资金流失到外地,有些银行则只存不贷。
为有效破解阜平县的资金难题,省长助理、省金融办主任江波3次到县驻村进户调查研究,并同省金融办同志一起找出了阜平县需要破解的四大瓶颈问题,即由于有些百姓从银行贷款不还、赖账,使金融机构,不敢贷的问题;一些百姓创业要贷款,由于没有抵押物和桥梁,不能贷的问题;种养业容易受自然灾害、疫病影响,抵御风险能力差,不想贷的问题;缺少承接资金进入的通道和平台,不会贷的问题。详细分析,一一破解,于7月出台了《关于支持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实施意见》,强化了工作落实。
阜平县与人保财险阜平支公司实施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做到保险全覆盖。县政府筹资2000万元,双方按照5∶5比例进行联办共保,努力做到正常年景有节余,小灾之年能持平,大灾之年通过大灾风险基金和人保财险公司保险准备金补偿,保证受灾农户迅速恢复生产。通过农业保险带动整个农村保险,逐步建立阜平农业保险保障机制。
人保财险阜平支公司经理李二国告诉记者,该公司在阜平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涉及玉米、马铃薯、花生、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森林品种的保险。河北人保还设计了在世界上都属创新险种的大枣、核桃、肉羊、肉牛成本价格损失险,获批后将在近期开展。
该县还以“保险+担保+银行”的信贷方式,运用农业保险保单质押担保贷款的办法,撬动金融资本投资农业。围绕拓展抵押物范围开展产品创新,积极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等使用权抵押贷款和大型农机设备、蔬菜大棚、果园、养殖园区、互助共保等担保贷款业务。
由阜平县财政出资,近期将组建总股本1亿元的扶贫开发股权投资基金,对初创期、成长期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并由资金托管银行按1∶10比例跟进放贷;另外,阜平县还计划设立平台公司,承接国开行、农发行贷款。政策性担保机构阜平惠农担保资本金达到8000万元,该县把每年上级调拨的5000万元财政资金全部注入惠农担保,壮大其实力。
模式创新多方共赢
与其他省份正在探索的扶贫模式不同,阜平模式实现了“政府+市场”的创新,政府组织,市场导向,达到了金融机构和政府的优势结合,行政力量和资本力量相得益彰。
《省金融办关于支持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实施意见》下发后,由省金融办、河北银监局、河北保监局及各金融、投资机构等单位组成的协调工作小组随后成立,确立了加快推进的首期12个重点项目及其领办单位和主办单位,明确了责任目标、工作进度和任务分解表。
阜平金融服务中心主任杜金利有多年村镇工作经验。他介绍,阜平在各乡镇财政所设立金融工作部,在各行政村设立金融服务室。各乡镇还由财政所、农业站、林业站、畜牧站、人保财险组成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乡镇金融工作部对申请贷款担保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初审,出具意见。因为他们对本地的农户和农业企业非常熟悉,可有效控制风险。
为营造好的金融环境,阜平县委、县政府建立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机制,严惩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建立社会信用系统,将金融信息与工商、税务、质检、海关、公安、环保、保险、信访等方面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覆盖全县各企业、各农户的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失信行为数据库,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加强诚信制度建设,从今年起,在全县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以及“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有效结合。
眼下,阜平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创建正在形成多赢效应,得到了各大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阜平信用联社是当地金融主力军,该社理事长辛军章介绍,今年以来,阜平信用联社实际贷款投放6.4亿元,同比增幅很大,其中1亿元的支农再贷款全部用于支持当地“三农”发展。
“我们是第一家同惠农担保公司合作并发放第一笔贷款的银行,目前支持了50名农户发展‘两种两养’,发放贷款1240万元。政府创造好的信用环境,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紧密配合政府,大力支持农民致富。”阜平农行行长刘善龙对记者说。
金融活起来 产业兴起来
11月25日,阜平阜彩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成为阜平县第一个踏入资本市场的企业。该公司目前种植规模达300多亩,西兰花、秋葵、荷兰豆、娃娃菜等品种达到绿色蔬菜标准,在北京市场供不应求。靠种菜走上致富路的公司董事长马志国告诉记者:“现在我的蔬菜可以入保险,没了后顾之忧。而且用保单还可以在银行质押贷款,我打算明年从农信社贷120万元,再发展2000亩育苗棚。”
目前,阜平县正紧锣密鼓地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确定了包括通过资本市场孵化龙头企业等十二项重点项目,其中,金融服务中心已正式挂牌。11月8日,农业保险全覆盖第一单在王林口镇马驹石村诞生,农民刘克龙的11600只肉鸡入了养殖业保险,这意味着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工作走出实质性一步。另外,围绕“两种两养”,该县正培育福泉牧业、腾达肉牛、恒泰养殖等4家龙头企业,壮大产业主体。
“我们村有13个肉鸡养殖大棚,这次一共有四户签了保单。去年这个时候,我养的13000只鸡因为疫苗没做好,死了5000多只,如果当时投了保,能得到6万元赔偿,起码本钱赔不了。今天给鸡投了保,我的心踏实了,以后再遇到疫情或灾害都不怕了。”在养殖棚前,刘克龙边走边说,“本来我一直想再多养点鸡,但已经拿不出钱了,现在保单可以抵押贷款,我打算明年开春再投资一个肉鸡大棚,多挣点钱。”
11月19日下午,在省金融办的积极协调下,“淘宝特色中国阜平馆”正式上线运营,这是我国北方第一家农村淘宝县级馆,河北省第一家特色中国馆,阜平农民的大枣、核桃有了网络营销的通道。11月20日,保定银行阜平支行开业,这是阜平近年来进入的第一家银行机构。此外,在阜平设立村镇银行,引进或设立更多金融、担保机构的洽谈也在进行中。
对症下药破解瓶颈
地处保定市西部的阜平县有人口22.8万人,是“燕山-太行山”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县贫困范围广,发展基础弱,产业基础差。由于成本高、效益差、风险大,一些大银行已经把机构撤出,阜平长期以来只有农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农发行四家金融机构。去年阜平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只有30%多,意味着更多资金流失到外地,有些银行则只存不贷。
为有效破解阜平县的资金难题,省长助理、省金融办主任江波3次到县驻村进户调查研究,并同省金融办同志一起找出了阜平县需要破解的四大瓶颈问题,即由于有些百姓从银行贷款不还、赖账,使金融机构,不敢贷的问题;一些百姓创业要贷款,由于没有抵押物和桥梁,不能贷的问题;种养业容易受自然灾害、疫病影响,抵御风险能力差,不想贷的问题;缺少承接资金进入的通道和平台,不会贷的问题。详细分析,一一破解,于7月出台了《关于支持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实施意见》,强化了工作落实。
阜平县与人保财险阜平支公司实施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做到保险全覆盖。县政府筹资2000万元,双方按照5∶5比例进行联办共保,努力做到正常年景有节余,小灾之年能持平,大灾之年通过大灾风险基金和人保财险公司保险准备金补偿,保证受灾农户迅速恢复生产。通过农业保险带动整个农村保险,逐步建立阜平农业保险保障机制。
人保财险阜平支公司经理李二国告诉记者,该公司在阜平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涉及玉米、马铃薯、花生、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森林品种的保险。河北人保还设计了在世界上都属创新险种的大枣、核桃、肉羊、肉牛成本价格损失险,获批后将在近期开展。
该县还以“保险+担保+银行”的信贷方式,运用农业保险保单质押担保贷款的办法,撬动金融资本投资农业。围绕拓展抵押物范围开展产品创新,积极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等使用权抵押贷款和大型农机设备、蔬菜大棚、果园、养殖园区、互助共保等担保贷款业务。
由阜平县财政出资,近期将组建总股本1亿元的扶贫开发股权投资基金,对初创期、成长期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并由资金托管银行按1∶10比例跟进放贷;另外,阜平县还计划设立平台公司,承接国开行、农发行贷款。政策性担保机构阜平惠农担保资本金达到8000万元,该县把每年上级调拨的5000万元财政资金全部注入惠农担保,壮大其实力。
模式创新多方共赢
与其他省份正在探索的扶贫模式不同,阜平模式实现了“政府+市场”的创新,政府组织,市场导向,达到了金融机构和政府的优势结合,行政力量和资本力量相得益彰。
《省金融办关于支持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实施意见》下发后,由省金融办、河北银监局、河北保监局及各金融、投资机构等单位组成的协调工作小组随后成立,确立了加快推进的首期12个重点项目及其领办单位和主办单位,明确了责任目标、工作进度和任务分解表。
阜平金融服务中心主任杜金利有多年村镇工作经验。他介绍,阜平在各乡镇财政所设立金融工作部,在各行政村设立金融服务室。各乡镇还由财政所、农业站、林业站、畜牧站、人保财险组成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乡镇金融工作部对申请贷款担保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初审,出具意见。因为他们对本地的农户和农业企业非常熟悉,可有效控制风险。
为营造好的金融环境,阜平县委、县政府建立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机制,严惩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建立社会信用系统,将金融信息与工商、税务、质检、海关、公安、环保、保险、信访等方面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覆盖全县各企业、各农户的失信黑名单制度和失信行为数据库,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加强诚信制度建设,从今年起,在全县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以及“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有效结合。
眼下,阜平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创建正在形成多赢效应,得到了各大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阜平信用联社是当地金融主力军,该社理事长辛军章介绍,今年以来,阜平信用联社实际贷款投放6.4亿元,同比增幅很大,其中1亿元的支农再贷款全部用于支持当地“三农”发展。
“我们是第一家同惠农担保公司合作并发放第一笔贷款的银行,目前支持了50名农户发展‘两种两养’,发放贷款1240万元。政府创造好的信用环境,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紧密配合政府,大力支持农民致富。”阜平农行行长刘善龙对记者说。
主办单位:阜平县果品发展研究中心 阜平县红满天大枣农民专业合作社
版权所有:阜平县果品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312-7239096 15175318079
冀ICP备13022158号-1
版权所有:阜平县果品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312-7239096 15175318079
冀ICP备13022158号-1

